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时间不停,却定格了重要的瞬间。
48小时,44台主机急需电动机构,从零件到装配完成。7天,100台非航某型号电动机构,从零件到装配完成。装配速度又一次实现了新突破。
未雨绸缪图良策
装配分厂作为公司科研生产的最终环节,时间短、任务重已是家常便饭,电动机构总装由于小批量多品种特性,面临多产品混线、生产资源借用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紧急的任务,如何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最艰巨的任务是电机机构装配分厂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要深知其意,在做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是确保成功的关键。”装配分厂厂长王彦峰在班前会这样强调。
近年来,电动机构装配分厂不断摸索改进生产模式,做实前期策划,砥砺创新提升管控水平,打破以往班组设置,建立了多个更加高效的专业化班组,大力启用一线优秀青年员工担任工段长、单元长,有效的激发了青年人该打敢拼、不断创新的活力。并且通过积极与生产系统沟通生产需求,将得到数据按照紧急进行不同层级分解,优化生产资源,确保急部队之所急、保障主机之所需。
运筹帷幄破难题
在两项产品的攻坚现场,一排排产品整齐摆放,装配装配人员各司其职,以流水线模式对产品进行装配,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装配速度,让热火朝天的装配作业现场展现出了一幅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画面。
面对如此紧急的任务,如何更加高效的组织生产是直线电动机构面对的最大问题。为了能够按期交付,工段长李森在正式生产前安排有多年经验的同志对这两项产品的装配进行技术交底,并对装配所需的工艺、工装夹具、辅料进行确认,协调工艺人员进行现场保障,对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不过夜,随发现随解决,保证装配全流程顺利。同时迅速调集工段青年成立两支“罗阳青年突击队”发挥青年敢打能拼的优势,延长生产时间,保障了生产节点不突破、质量问题不发生。
这144台产品的顺利组装,是电机机构装配分厂通过不断改进流程的自我突破,是直线电动机构工段锐意进取、拼搏奉献书写的答卷,更是万里青年用行动践行强军使命和青春担当的体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